 
             
        珠海中富:擴大投資迎接飲料市場新一輪增長浪潮
2010/04/21
2008年11月,百事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盧英德在訪問中國時宣布,未來4年在中國計劃投資約10億美元,發展在中國市場的飲料及食品業務;2009年3月6日,可口可樂在上海宣布,將在三年內增加20億美元對中國市場的直接投資。可口可樂計劃3年內約20億美元的投資,已經超過了其自1979年重返中國市場以來16億美元的投資總額。兩大巨頭的投資行為,表明他們高度看好中國的飲料消費市場前景。此外,這給主攻PET飲料瓶,長期與“兩樂”合作的珠海中富提供了高速擴張的機會。
珠海中富(000659)是“兩樂”在中國最大的包裝供應商之一,占有超過40%的市場份額,可以想見,中富也將從中獲得高速擴張的機會。珠海中富已經有28年的歷史,除了PET飲料瓶以外,更生產和銷售瓶胚系列,PVC(聚氯乙烯)、OPP(聚丙烯)卷標等產品,以及飲料代灌裝業務,是中國飲料包裝行業公認的領先者。公司原來是一家民營企業,2007年被香港亞洲瓶業收購后引進國際管理模式,近年來規模進一步擴大,在全國已經設有85家分廠,客戶管理也得到優化。
中國飲料市場有望高速增長
國際金融危機以來,相對國際市場需求的持續低迷,中國飲料市場卻保持一支獨秀。統計數據顯示,中國軟飲料近年來產量都保持著20%以上的增速。2006年全國軟飲料的產量過4,000萬噸大關,2007年則超過5,000萬噸;金融危機爆發后,2008年不降反增,再上6,000萬噸大關,2009年產量更是跳躍式增長到8,086.2萬噸,增速達到24.33%。
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觀念的改變,飲料產品將成為越來越多城鄉居民的生活必需品。珠海中富董事長GaryGuernier認為,目前中國人均年消費軟飲料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約1/5、西歐發達國家的約1/24。在碳酸飲料方面,中國雖然已經超越巴西成為可口可樂全球第三大市場,但是中國的人均飲用量還很小,每人每年平均飲用約20瓶,而排名前兩位的美國、墨西哥人均每年飲用量都超過約200瓶。較大的差距意味著飲料行業巨大的發展空間與成長潛力。
搶抓PET瓶市場增長機會
飲料市場的高速增長將使飲料包裝企業直接受益。目前,中國飲料市場的包裝形式主要包括聚酯瓶(PET瓶)、玻璃瓶、金屬罐(兩片鋁質易拉罐及三片易拉罐)等,分別占下游客戶總需求量的80%、10%和10%。其中,PET瓶是應用范圍最廣的飲料塑料包裝。
GaryGuernier認為,PET飲料包裝具備容量大、透明、開啟方便、可冷藏、可回收等其它材料不可比擬的優勢,正逐步進入高速發展階段,其需求量預計將以每年兩位數的幅度增長,甚至會高于飲料市場的增長速度。在國內飲料塑料包裝行業中,PET瓶市場大致可以分成三種類型。第一類是飲料企業的包裝自己生產,自己供應;第二類是飲料產品企業不生產包裝,由外部購進,比如可口可樂、百事可樂和統一等大企業,該類型企業PET瓶年需求在200億只左右,主要由珠海中富和其他包裝供應商提供;第三類是數量眾多的中小飲料企業,每年大約需要100多億只PET瓶,由眾多小型PET瓶生產廠家供應。
此外,除了碳酸飲料,瓶裝水,果汁,乳奶類飲品和等滲透飲品(IsotonicDrink)各種飲料對于PET瓶包裝的需求也非常龐大,公司也積極爭取相關飲料包裝制品的高速增長機會。據了解,公司產品顯完整,不僅生產PET瓶及瓶坯,還生產標簽、瓶蓋、紙箱。年產能80億個PET瓶,80億個瓶坯,80億個標簽以及3萬噸塑料薄膜。
擴大投資保持龍頭地位
作為國內PET瓶最大生產企業之一,公司與可口可樂、百事可樂和統一等企業強強聯合,結成了長期穩定的策略聯盟。公司與客戶建立了聯線生產模式,即客戶的罐裝廠設到哪里,中富得吹瓶機就裝到那里,與飲料廠商的灌裝線聯線生產。這種模式節省運輸費用,又密切了客戶關系,對競爭對手形成了高度壁壘。預計在未來較長時間內,將保持在軟飲料市場中的龍頭地位。
窺準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擴張計劃,為了鞏固龍頭地位,提升盈利能力,珠海中富計劃以非公開發行股票形式募集資金7億元,定向把珠海中富的主業規模化,進一步提高公司目前的生產規模和市場占有率,增強公司在中國飲料包裝業的競爭優勢。根據公司公告,此次增發資金用于增建生產線,建成投產后,預計公司將年增產瓶坯20.7億支,吹瓶8.3億支,罐裝飲料5.7億支。董事長GaryGuernier先生表示:“在未來,我們會抓住由內需消費帶動的商機,積極拓展產能及產品種類,與客戶一同分享因為中國經濟騰飛對飲料及包裝業帶來的增長機會。”
 
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